廊坊市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多彩活动助成长

 行业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05

因此,对国企进行纵向比较,国企今天的表现值得赞赏,将国企的表现与私企的表现进行横向比较,国企的表现不值得夸耀。

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,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,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,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。要下大力气推动外贸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中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转变。

廊坊市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多彩活动助成长

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,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,反对贸易保护主义,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全球范围内,绿色经济、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,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。这样做,既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,促进社会建设,又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财力,履行保基本的职责。和平、发展、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,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,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,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。现在,我们既需要也有条件加强社会建设。

应当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,推进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方面重点民生工程,着力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。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,不转变,发展就会重量轻质、不可持续。地区之间投入总量的上述差距本不足为奇,奇怪的是,中央并不是按照财力大小,要求地方政府按照全国统一的维稳标准进行开支,而是要求地方政府执行全国统一的社会秩序标准,这就等于把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放在同一个水准上来考量。

这些数据表明,落后地区在维稳方面的经济压力,要远远大于发达地区。高度财政赤字将严重地影响地方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,不仅地方经济没有生长点,民生问题也无着落。2008年,排名第一的广东省仅仅在公检法司和武警方面的投入就接近4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,约77亿6500万新元),而排名垫底的宁夏则只有19亿。2008年,上海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资接近340亿,而西藏仅仅有28亿。

但是,事实上,水涨船高的维稳开支只是中国天价维稳的一个表面现象,在其背后,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结构性危机,那就是,地方财政有可能因为维稳而陷入危机之中。2008年,上海只有6.34%的年财政收入用于公检法司和武警的支出,而落后地区的宁夏,这一比例则高达28.4%。

廊坊市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多彩活动助成长

为了能与发达地区在社会秩序的维持上旗鼓相当,落后地区只能按照全国统一的稳定标准花大钱、保平安。仅仅就经济而言,为了能让政府运转起来,政府不得不想尽办法去填补因维稳而形成的财政窟窿,长期的财政赤字会极大地驱动政府将压力向社会转移,乱收费、乱摊派将难以避免。这种巧合在政府看来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,而是政府维持秩序的能力不强所致,提升这种能力的有效办法就是,继续花更多的钱。这些批评与抱怨都有一定的道理,他们至少指出了花钱买稳定的不合理性。

地方政府在维稳开支中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,越是发达地区,经费投入越多。进入专题: 维稳 地方财政 。如果把社会保障的投入也算作维稳开支的话,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如公检法司的开支一样,发达地区高而落后地区低。在中国,维稳投入不是一种理性的算计行为,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则更是如此。

媒体报道显示,在过去两年中,万人以上大规模的集体抗议事件,绝大多数是发生在经济落后地区。2008年,青海省人均社会福利投资为1184元,为广东省的三倍,而公检法司与武警人均支出为368元,比山东的184元高出一倍以上。

廊坊市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多彩活动助成长

而且,更大的财政压力意味着,很多省份是因维稳而负债经营其实,垄断企业大权在握,资源在手,它们跟民众之间,不仅信息不对称,权利也不对称。

报上说,对于实行阶梯性电价,经调查,民意64%赞同。虽然说,按西方的某些投票理论,比如阿罗不可能定律就认为,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,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,那么在民主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。所谓的阶梯性电价,说白了就是阶梯性涨价,用得越多,涨得越多。想要涨价,从民众可怜的口袋里掏钱,谁也挡不住。但是,如此赤裸裸的操作,无疑都跟投票多数同意的原则是相背离的。由于报纸和CCTV的有关报道都语焉不详,所以我们也无从知晓这个调查是怎样做出来的,如何采样,样本多少,如何统计,反正我们看到的是,凡是垄断企业需要涨价的时候,听证会也好,调查也好,最终的结论出奇的一致——— 该涨。

这种玩弄民意的投票游戏,注定无法欺骗民众。即使电价,以收入计,也是世界上的高位。

不能在民众收入增幅有限,或者不增反降之时,为了垄断企业增收,涨了再涨。反正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,爱买不买,不买没处买。

要涨价,明明是垄断企业捞钱,却说是民众的意愿。但是,这种投票,却采用以选定人群代表多数民意的形式操作的。

更何况,现在气候异常,不是夏天格外热,就是秋天特别冷,即使一般的小百姓,用电也往往过线,涨价,几乎人人都会摊上。这种以民意为名涨价的游戏,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,有关方面往往以投票方式进行,无论是听证会,还是所谓的调查,都是以多数民意为准。好像我们的民众对垄断企业感情深似海,不给它们送钱就浑身难受似的。难道说,在主事的人心目中,民众都是傻瓜,会相信这种鬼话?说实在的,即使垄断企业生产,而且由政府控制价格的产品,涨价也不是不可以,但要涨,也得在民众的收入普遍而且有较大幅度增加之后。

进入 张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涨价 。显然,投票的组织和操作,就可以改变投票的结果。

参加听证会的人是有关方面选的,事先就知道他们会怎样投票,调查取样,也是事先定好的,特意选取尽可能多的趋向于有关方面意见的人。更何况,如果一项政策,明摆着是不利于民众的利益,实际上是不能用投票的方式来解决的。

电,就是一种人人都要用的消费品,从来没有听说过消费品涨价,消费者大多数同意的。正如,我们不能用投票的方式,剥夺一个人的生命、剥夺一个人的财产一样。

真奇怪,它怎么从来没有过其他的结论,哪怕一次也好。但做得这么露骨,而且堂而皇之公布出来,连百分比都列得清清楚楚,还是让人有点奇怪。像电信,维持世界最高价格,像石油产品,只涨不降,或者涨价总比减价多。但是,一旦这种消费品掌控在垄断企业手里,它就是能出现这样的奇迹。

以民意的名义,损害民众的利益,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只是,别玩这种欺负人的把戏,好像给了民众投票的权利,民众也通过投票选择了他们想选的

但是,事实上,水涨船高的维稳开支只是中国天价维稳的一个表面现象,在其背后,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结构性危机,那就是,地方财政有可能因为维稳而陷入危机之中。在过去15年中,对公检法司与武警的总投入,排列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和山东,而倒数前五位的则是贵州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与宁夏。

2008年,上海只有6.34%的年财政收入用于公检法司和武警的支出,而落后地区的宁夏,这一比例则高达28.4%。高度财政赤字将严重地影响地方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,不仅地方经济没有生长点,民生问题也无着落。